三年級英文學習。 小一小二看了不少英文書,小二結束暑假甚至可以開始看哈利波特。 看了很多henry’s blog的分享,總結一下如何學習。
聽
說
讀
寫
(1)寫作文法學習單(免費PDF社團下載的Scholastic分年級教材) (2)線上IXL的Language Arts裡頭有Writing Strategies (3)BrainPop Jr的Writing單元影片 (4)線上A3000讀寫教材跟團+加購外師批改10篇 (5)全民英檢初級寫作用書(句型改寫文法說明 A2+程度) ** (6)Writing Framework Essay套書(B1程度) ** (7)Outschool B2程度寫作 四種文體課程 Flex (8)Outschool B2程度寫作 六週30篇Daily Series4課程 Flex (9)Outschool B2 FCE備考 Flex(含寫作) (10)Outschool B2程度寫作 Socilize主題課程 Flex (11)Outschool B2程度寫作 Persuasive主題課程 Flex (12)Outschool C1程度 CAE備考寫作 Ongoing (13)Outschool C1 CAE備考 Flex(含寫作) (14)Outschool Nonfiction Writing 主題寫作 Ongoing
資源發揮的效果: (1)(2)時期都是寫句子,從簡單句開始,低年級每週固定安排寫作文法功課,學好大寫、代名詞、名詞單複數和動詞時態等基礎,慢慢的就會應用在日記寫作(圖文交錯大概三四句的篇幅)。 (3)讓Henry在小二下時透過影片學會了「段落故事」的概念,他的寫作也從日記進入故事創作階段,但很快對Fiction生厭,至今不知原因,好在學寫段落的過程除了有助組織能力的進步,也學會了應用「時序連接詞」。 (4)就在升小三的暑假莫名跟團才發現很難!為了不浪費錢,每週都陪著精讀教材與找資料1-2次。因為A3000就是非常純的Nonfition讀寫教材,我們跟著教材指引也就陰錯陽差開始學正式語氣與嚴謹架構的寫法。當時就以外師批改的字數250字為上限來練,Henry滿意了才繳交,我們一樣不幫他改。 這時期非常關鍵的是,外師改大不改小,#給我們很多重要指引、說那是可以努力的方向或是Henry的不足之處,而不是訂正文法或句型結構。經過九篇批改,我得到了Linking words、collocation、標點符號中的分號功能、Idioms短語等概念,我就瘋狂google找資料弄懂,再找影片讓Henry試著學。半年過去,我發現Henry隨手都能打出一篇200-250字的主題文章,而且學會了蒐集資料,讀過文章再換句話說,用自己的話去寫。 (5)就是補足句型結構與時態的不熟悉問題。 (6)是一套非常棒的教材,媽媽我自己讀完三本……是一套每一章都有架構圖來引導寫作的自學好物,架構圖之後還有範文、架構分析、造句引導、文法單字引導,以及整篇的寫作引導。小孩懶惰不想寫,至少還能帶著他讀架構圖,學一下章節重點,不寫你口述總可以吧?!也還能練到依照一定架構來構思,偶爾寫幾篇也能寫出150-160字的Essay,架構很標準。 (7)(8)(9)就是在會寫Essay後才決定讓孩子挑戰!很幸運的都是Helen老師親自錄影片與給回饋,在同一位考官經驗老師的專業指導半年後,FCE的Writing已能輕鬆應對,除了「字太亂又拼字錯誤很多」這問題被老師列為擔憂扣分項目,果真也如預期的英檢寫作達標。 老師給回饋的方式,其實和A3000外師批改非常的相近!差別就是老師可能受不了Henry的拼字和文法粗心,會挑出來;#原則仍是給具體建議讓他努力,而不是去針對寫出來的句子仔細修改。當然,媽媽陪課的功用就是在收到回饋時,讀出這些具體建議並進一步找資料,Henry這階段長大了,他也會留言詢問老師「我哪裡看不懂」,而得到進一步詳細的說明或舉例。 (10)(11)就維持上述模式,在英檢過後繼續保持每週寫作的習慣,因為是主題式寫作,而且難度比較不足,這12週的老師回饋就少很多,算是維持手感。(所以,選課如果能有程度參考依據,做個排序會比較好) (12)(13)非常非常的挑戰!這是今年初陸續開始的英檢寫作課程,Ongoing是Theo老師而備考Flex還是Helen老師,她們都不約而同的溫馨提醒,CAE的寫作必須精確再精確,拼字和文法幾乎不能出錯,所以前幾週老師們變成改小不改大!但3-4週過後,老師又恢復成改大不改小,會就「論點」給Henry很多 #邏輯論述上的建議,討論的已不只是文筆,而是思想。Henry來到這階段,媽媽、甚至爸爸已經跟不上了~ 媽媽的程度無法超越B2,爸爸雖然厲害卻在近期自嘆行文無法像Henry那般流暢宛如Native,我們讀他的文章甚至要查一下單字,他連雙關語和隱喻都會寫了。 (14)是前天試課又試成主顧的即時視訊主題寫作,其實主題不難,都在去年(7)(8)和今年(10)(11)Flex課上學過,大概就是Flex少了立刻讓老師批改的快感?這堂課是誰寫得快、誰就能立刻得到老師的口頭回饋!短短的段落寫作,給的指令非常多,如果要求自己努力去做到符合每一項,又要即時寫好搶得回饋先機,是很不一樣的挑戰!
如何從Fiction到Nonfiction?
Fiction孩子對Brainpop Jr的單字陌生怎麼解?Brainpop Jr是否需要中文先備知識(科普基礎)幫助理解? ❶別忘了Henry是先中後英,中文書有我當共讀,到現在文言文仍在共讀。疫情之前每週跑圖書館兩次,他自己也讀遍知名科普與數學漫畫套書。 ❷對科普知識最關鍵的影響,我覺得是中文雜誌。4歲開始上體育課或看診的來回通勤車上,聽讀新小牛頓、康軒初階/進階、未來兒童音檔,小一加上自己略讀上述雜誌(特別是沒音檔的篇章)還有公民365(感覺社會國學多於科普);小三下疫情不變借閱,全停換訂未來少年,搭對應或銜接課綱寫的那幾套知名科普書。 ❸中文科普影片也看很多,4歲半開始英文卡通的同時,也開始兩百多部的〈生活裡的科學〉,看到和主持人合影,接著同製作團隊的〈Try科學〉,公視兒少也有多部科普影片播放清單,接著就是LIS和泛科學都看完,認真追更新通知。 ❹BrainPop Jr之前也有大量英文科普影片,4歲半開始的啟蒙卡通就有數學和理化類(分享過片單),5歲半加入的美國教育頻道也很多科學主題,這都有助小二上銜接Brainpop Jr(Henry也讀了不少國家地理雜誌分級讀本)。小二下正式申請自學才大量看Brainpop Jr,此時能看懂也能自己做完閱測題目;小三上舊的都看完覺得更新太慢,直接看Brainpop,有些主題比較難,他試著查字典給我中文,我會找均一給他影片連結輔助,小五上幾乎是看完了,小五下到期沒再續。 ❺五年多的低中高年級科學實驗班隔週上課,有簡單講義記錄實驗結果,對專有名詞也有幫助。在Outschool之前就這項外包,一二三四年級都回校考試,為了100分換香腸、沒100分還有95分換實驗教室積點,自己會重視中文。 ❻Henry的英文自學一直都是中英對照學習,最近大量上Outschool學科課程的同時,他也很努力在均一看影片與做題目。初期先中後英對照,來到Outschool開始先英後中對照。 (其實均一國中自然比美國國中課綱難,均一國中剛好搭美國高中只照課綱設計的課來中英對照。我不是指美國自然比台灣簡單喔,他們的學校課程會在標準之上加深加廣,而我目前在Outschool都找依據課綱的基礎高中課程,因為英文適合快速理解自然科學。)
BrainPopJr.共學與自學筆記
看來少爺真的很愛BrainPop Jr 晚上給他使用筆電的自由時間30分鐘 他竟然捨棄science games而選了BrainPop Jr😎 這幾週我們維持一個「共學」✚「自學」的模式 未來會連結學科的單元採「共學」 其他單元就讓少爺「自學」 自由時間完全開放他任選單元 唯一條件是計時器設定30分鐘響了就關!(為了視力) 「#共學」的方式 也是讓少爺挑選有興趣的單元 媽媽簡單把關、也給點建議 例如之前他選了Animals中的Food Chain單元 媽媽就會建議他下次Animals可以選Frogs 如果他同意就列為共學單元 媽媽就會找時間備課 (我隨時都可以滑手機備課~旁人看來我就是個壞媽媽) 備課的重點包括: 專有名詞的英中對照、單元主題摘要、列出重要生字 最後還會圍繞備課重點的 key words 搜尋相關影片 大致的備課內容就是之前分享的筆記 哪天媽媽有空檔、少爺也有興致就可以開課 他自己看單元影片 看不懂他會調慢語速重來 看完媽媽會請他簡單做個口頭報告(中文) 看英文影片再以中文報告最能檢視他理解多少 例如 Habitat他第一次能講出「生活的地方」即可 媽媽會為他補充以後學校自然課上要講「棲息地」 例如 他報告中少講了媽媽備課時列出的重點 媽媽會以提示、提問的方式幫助他回憶影片內容 接著的Easy Quiz 和 Hard Quiz 都讓他自己作答 如果他遇到困難再隨時提出 媽媽就在旁陪著、遇到問題引導他思考 有時候是題目沒讀仔細 有時候是某個答案選項不確定語意想確認 最後看完漫畫和joke也差不多30分鐘過去 就請他換用大螢幕去客廳看本單元的補充影片 這部分就當娛樂、不計較他看懂多少 只是在課後讓他收個尾、順道放鬆放鬆 運氣好遇到爸爸有空晃出來客廳陪看 多了一個愛看影片學習的解說員在旁陪伴就更盡興了! 「#自學」的方式 放他自己亂看30分鐘一般可以進行2個單元 包含影片和完整做完Quiz的時間 這段時間媽媽就不陪他 也不會要他報告 但30分鐘過後會問問他看了哪幾個單元? 媽媽事後有空會去確認內容 大概掌握他學了什麼即可 例如今晚他說他看了Health裡面的「friends」單元 主動聊了幾句cut in front of you 插隊的想法 後來又說看了「character」單元就蹦跳走了 媽媽睡前就開出放大鏡搜尋才知道是在reading and writing的story elements(照片10搜尋) 其中的「組織人物特點」是很不錯的寫作引導(照片15)
第一次發現時是小二上,當時我們試行自學、開始寫粉專自學記錄,英文自學規劃了Brainpop Jr。在那之前的學習管道雖然是數位,Headsprout閱讀理解無法調速度,Youtube我們收播放清單接在電視也不方便調。Brainpop Jr直接操作電腦,每個單元都是短影片,很快讓Henry找到模仿調快的按鈕!初期我會建議他不要隨意調快,至少收看第一次時正常聽嘛?第二次再調快挑戰自己好嗎?當然我失敗了。 於是Brainpop Jr 一學期就看完了,因為調快。為了確認他不會囫圇吞棗,我花很多時間引導他做每個單元的閱讀理解題,也開始編中英對照學習的自製講義給他。這樣的平衡應用在Brainpop Jr的自然、社會科主題學習,大致上還撐得住,沒什麼問題;因為都像是科普,就像孩子的閱讀速度我們無法強迫他定速,想快就快吧,影片學習也可以含淚當他廣讀。(之後小三轉訂長期團Brainpop就乖了,非Jr是依據美國小四到高中課綱設計主題,專有名詞和概念要仔細聽解釋與看畫面才懂,也就維持正常速度約一年半。) 嚐到加速學習甜頭的孩子,除了影片學習調快,小三上開始,閱讀myOnnews和A3000也開出語音並調快。這次我就鄭重提醒不適合了,只要發現就出聲:我的想法是,開出語音不就是要輔助更精準的閱讀?調快如何精準?Henry的想法則堅持,語音跟不上我的眼睛,我要調快才能同步邊看邊聽!(後面應當還有一句省略吧?趕快做完功課就可以趕快去玩耍) 當然我又輸了,除了透過閱讀理解的題目把關,有錯就抓來陪訂正,我另規劃寫作盯他的理解。myOnnews要求每週2-3次,要寫讀後5W1H分析;A3000每週1次,跟著系統指示的步驟、讀後寫作短文250字,交外師批改(1學期9篇)。我想,寫作是輸出,應當能檢驗他的輸入是否紮實吧?當時不知道答案,卻意外打通了Henry愛上英文寫作的路徑! 於是,我們母子就一路開啟各自的調快模式自學…… 直到Henry去年暑假接觸Outschool的Flex課程,仍舊是調快😞😏 特別是學科類知識課程,總有些段落是不用停下來寫作業、只需聽講,飆得真是盡興啊!此時我已試著放手讓他自行上課學習,也就只能在他睡時登入帳號看看作業,注意老師的回覆。另外我也觀察到,Flex的備考課程或寫作課程他不會調快,因為要邊聽邊寫作業。好吧,我想他自有分寸?何時可能跟不上?何時才會發現跟不上?如何發現?我持續關注與擔憂。 最後就是我最在意的點,助長性格急躁! Henry和我都是O型,標準的急驚風,雖然他沒有我的強迫症和過度自律症頭,一旦在意,也是死咬著進度一定要做快做好那種心態。影片調快是非常專注啊,但過程中就不自覺的很緊張盯著畫面,如果沒有嚴格執行仿蕃茄鐘的計時器控制法,早已高度近視,這點真的要感謝我們的眼科醫師,很早就叮嚀要盯他定時休息。雖然嗶嗶嗶嗶後會打斷,但嗶嗶嗶嗶之前他更擔心中斷,隨時處於時間不夠用的情緒,真心覺得這這不是很好的學習氣氛😞。 我們就是爸爸媽媽屁孩三人組,每天一起感嘆時間不夠用的急躁天團!很多時候我們也試著勸說自己放下吧,喘口氣、深呼吸,大概三秒又放棄。昨晚我試著檢討,還告訴Henry: 此生最懷念的那次旅遊,其實是唯一一次來不及計畫的那次!睡到自然醒,打開電腦查一下景點,外出探險。 只是,我也有點懷疑,懷念的是當時的年齡與處境?還是單純懷念那心境?時間不夠用、錢不夠用,到底是放不下貪念、執念,還是拒絕不了身旁推著我們急急前行的家人呢?例如自學,看似讓我們偷得了時間,得以挪向醫療與健康需求;然而,母子彈性的工作和彈性的學習,卻也常被視為「你們沒在工作和學習,你們很閒」,而無法獲得疲累一天的體諒與理解。 有趣的是,我們擁有自學的形式彈性,卻未能擁有自學的實質彈性😂。每天都覺得時間不夠用,想學的東西好多,待辦的事項接著來,倒是完全無異於非自學的家庭。有得有失之間,暫時只能互相勉勵,認真努力的過好每一天就是了!
#全民英檢初級:小三(自學) #全民英檢中級:小四(自學) #劍橋英檢FCE:小五(自學+4週寫作Flex+6週備考Flex+1堂25分鐘家教解題) #劍橋英檢CAE:小五暑假7月初(6個月閱讀每堂35分鐘+6個月文法每堂35分鐘+寫作6堂每堂35分鐘+6週備考Flex+寫作Essay無關備考10堂+4個月聽力摘筆記無關備考每堂35分鐘+家教指定職場主題寫作4堂45分鐘)
#中英雙語對照學習 #小學自然課綱 #IXL #BrainpopJr #Outschool的Flex知識課 (中英對照的自然科自學過程) Henry的中英雙語對照學習從接觸英文就開始 之前我分享過他5歲半讀Headsprout小書的影片 他拼讀了第一次、第二次朗讀已經在思考文意 為什麼呢?因為他想向媽媽證明他是懂得內容 影片就錄下「對著小書內容直接口譯中文」的記錄 當然不會是逐字翻譯、也不會是每個單字都計較 中英雙語對照學習為的是理解~ 在卡通陪伴時期以這方式啟蒙 孩子學習的路上就會持續追求「理解」文意 讓他翻出來~ 我還可以順道引導他的中文表達力 同樣一份教材~ 練習理解英文還能練習表達中文! 互譯的過程~ 英文與中文語法也在對照和熟練! 每個孩子、每對親子都有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 全英文浸潤學習的優點可以列出一籮筐 我們家不採用不代表全英不好 只是我們堅持孩子的興趣與家長的理念優先 別人的經驗再好那是別人的 而方法也可以同時參採、或輪流試驗
#中英對照的自然科自學過程 7歲決定要申請自學後、我們先試行了一學期 就在這階段~ 中英雙語對照開始走向「主題式」 考量Henry的興趣偏向自然科學 幫他找YouTube學習頻道與影片時 也深刻感受到自然科學的英文學習資源之浩瀚 於是決定將中英對照學習延伸到具體規劃主題課 就從自然課開始~ 小時候的自然科學學習是平行線 媽媽共讀科普書、Henry看科普影片和玩IXL刷題 (IXL的Science刷題很好玩喔~ 都是看圖答題) 中英對照學習我們從BrainPopJr開始~ Henry看過影片、做過兩組閱測後 媽媽會幫他印出影片的「字幕」、編成學習單 依序找出關鍵字、從國教院雙語詞彙網站找中文 有了中英兩種關鍵字後再依序找學習影片補充 影片交給他自己看(媽媽才能做別的事) 媽媽負責引導他走一遍學習單 透過提問的方式、確認他中/英關鍵字都能理解 而他回答的內容一般就是來自影片的延伸 因為BrainPopJr的影片短短幾分鐘都是精華 舉例和更多照片、延伸知識都要透過YouTube影片 所以YouTube影片我會給他一長串列表、隨他看 他有興趣的關鍵字/主題~ 自然就會多看~ 至於主題怎麼決定呢? 我會參考LearnMode學習吧的課綱去對照篩選 先以小學課綱列出的主題優先 因為IXL 和 BrainPopJr都是依照美國小學課綱所編 所以在學習主題對照過程並不難、仔細比對即可 至於比對找出來後、學習順序我就讓Henry決定 (這部分寫過很多篇BrainPop分享文) 升上小三後就加入更多中文科普書的延伸閱讀 因為低年級時大量閱讀與聽讀了四種雜誌 (新小牛頓、未來兒童、康軒初階、康軒進階) 小三後的科普閱讀我盡量買對照中小學課綱的書籍 無注音、多圖表、有教師參與編輯或翻譯 暑假開始則開始應用Outschool的知識課~ 初期是人體生物的即時視訊課 那是Henry的興趣、影片看很多、中文書也齊全 接著發現Flex錄播課非常適合進行中英對照學習 他就從化學、生物兩學科開始~ 分別找了兩位高中老師開給國中小學生的課程 以主題選課、4-6週為單位、每週1.5~2小時 透過看影片、交筆記、寫作業、做實驗的方式 很精實的上課~ 過程中媽媽會收信看看他的進度 幫他翻找書櫃上的中文科普書、讓他對照關鍵字 當然也是會勸說他加減讀一下中文段落 媽媽偶爾也會強勢的介入 例如之前分享的康乃爾筆記就是媽媽規劃的主題 我覺得他的化學元素表課少了「緣起」的介紹 就以化學元素表的前世今生來當主題 分別找了中文科普書、英文教育影片來當教材 引導他各做一份康乃爾筆記 這部分就是告訴他「設計這個主題的意義」 平常擁有很多自主空間的他也就不會太反彈
#有沒有對照台灣小學自然科的英文教材? 建議訂閱IXL最簡單(可參考照片) IXL的Science是從grade2到grade8 議題分類就是依據美國小學課綱 雖然是「刷題式學習」 我覺得很棒的設計是題目都是圖片/照片 是結合圖片與文字閱讀的學習! 年紀小的題目還會有語音可以聽讀 美國小學的自然科啟蒙的早、但都是科普 所以很適合喜歡自然科學的孩子超前學習 內容很生活化、用詞簡明 一邊學生活中的自然科學、一邊練閱讀理解 怕刷題無聊的可以考慮BrainPopJr 一樣可以從中找到對照台灣課綱的主題 聽力好的很適合BrainPop的影片學習 如果聽力跟不上、可調慢速度、可印出台詞 而它最棒的是quiz閱測題目分成難易兩組 很適合確認孩子對這個主題是否理解了? (建議不要當成考試、應當重視錯題訂正) Henry的化學和生物已經走到台灣的國中課綱 已在小三下開始接BrainPop收看 差別就是閱測題目變得很有深度 而IXL的刷題式學習也無法滿足他的求知慾 所以小四下愈來愈倚賴YouTube影片學習 媽媽覺得影片學習無法對照台灣中小學課綱 所以在接觸Outschool、發現平台有正式老師後 暑假就瘋狂幫他找美國、英國的中學老師 而他也很喜歡中學老師編寫的Flex課程 總算又能對照課綱學習
#Outschool的自然Flex課程 之前的課程分享是生物、化學主題課程 有的家長提到已超出小學範圍 想試試小學課程讓孩子對照學校的自然課學習 之前我在共學團曾分享Helen老師的知識Flex 暑假初期都是STEAM課程 暑假後期老師竟然推出了好多堂可對應課綱的課! 我找了八門~ 對照台灣課綱和大家分享~ Henry下週會開始上Deadly Disaster 六週後~ 他規劃接 Physical Geography (其他6門課的內容他很熟悉、實體實驗課上過) 另外也分享兩款桌遊~ 是我們小二剛自學時輔助自然課的教材~ 一項是課綱的「光」 一項是課綱的「電路與燈泡」
#從快樂的學習到學習時快樂 問題: 引導孩子也需要孩子願意投入與努力,才能創造一個正循環。有什麼方法讓孩子心甘情願,繼而化被動為主動? ‗‗‗‗‗‗‗‗‗‗‗‗‗‗‗‗‗‗‗‗‗‗‗‗‗‗‗‗‗‗‗‗‗‗ 分享: 1.#學習環境就是要營造快樂的學習氛圍 學習的話,我覺得對照生活常規的失敗來看,可能是Henry的性格就是喜歡學習,也可能是從小到大他不覺得學習是違反自己興趣、意願的事?我還真的不敢說是哪一點做對了能分享。也許我舉兩個例子分享,聊聊學習環境中的「學校」和「家庭」角色。 ①他唯一被我們強逼的學習大概就是把字寫工整! 可能是上小一前都沒正式教他寫字,從注音到國字,從來都不寫在格子內。導師剛開始幫他描紅字都描了整份作業了,他就是不為所動也不訂正,繼續寫他的鬼畫符,老師人好都不主張罰寫,也就是繼續描下一篇功課。我每次陪他寫作業都覺得那些紅字一直在告訴我「媽媽妳管管他吧!」我從溫馨提醒、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嚴厲勸說、怒目相視、互瞪互拍桌,整整一個學期都失敗! 後來導師找我聊,她說她知道我很認真陪伴管教,但她有天看著這孩子突然覺得:「是不是他的其他表現讓我們很滿意,於是我們就習慣要求他每一項表現都要讓我們滿意?我決定換個方法,就尊重他的亂。」於是老師就再也不寫紅字了,很努力辨識出字是對的就打勾。 我對老師的放手真的很感動,因為我看到我兒子的字都必須左手抓右手,才不至於動手啊,何況放手?!於是我把老師的話,轉達Henry,告訴他「你真幸運,遇到一位好老師~」然後他就轉性了!從此功課樣樣很整齊到小二上結束。 很感人吧?然後小二下開始自學,作業是媽媽改,一切又回到原點。我也模仿過老師、尊重他的亂、改作文改到差點中風還失明,辨識出他寫的內容讚美他「其實你文筆不錯,如果能寫清楚點會更容易得到欣賞!」沒用沒用沒用!!至今我還沒放手,我無法😂😂😂😂 忍無可忍時我會飆他,我是兇起來很兇的那種媽媽,他就會乖兩天求生存,覺得媽媽原諒他了,又繼續故我鬼畫符。 最好笑的是,爸爸每次都雲淡風輕說這沒關係啦。結果初級英檢寫作前一個月,我請Henry練習在試題紙上寫寫短文,天哪……e和c不分/a和u不分/n和h不分/p和o不分,而且整張的字都不在線上!!爸爸飄過一看就整個爆發了~飆得比我還兇啊,還說怎麼都沒給Henry練四線三格簿嗎??(不是雲淡風輕嗎?你來教)最後我們堅持了一週軟硬兼施,還是雙雙敗北。 目前他就是看心情,完全沒有邏輯,考試也不一定就肯寫工整。我每每想到他的導師、和考試委員要改他的考卷,心裡都是滿滿的歉意。只能說上輩子燒好香遇到好導師,給了兒子學校很棒的好印象,然後自學就是「自己扛起兒子不好好學」😭。 ②從小為他營造快樂學習的氛圍。 這部分我自詡很成功! Henry在我肚子裡就被預告過心臟和智能都會有大問題,後來心臟問題虛驚一場,但智能我們無法確定。出生後又是成長遲緩,忙著顧他的粗動作、細動作和協調,每天想著怎麼讓他快樂點才不會感受到自己的「與眾不同」。所以我們只在乎才藝和體育課,而且都找他喜歡的項目去試,不惜拉下臉拜託老師教練收他、不要要求他,我們只希望他快樂的上課,絕不要求成效。(也是有失敗的時候……老師教練覺得你不在乎我在乎啊!) 在家,我沒有早教,只是讀大量的中文書給他聽,而且任由他在旁邊爬來爬去或跑來跑去。直到他4歲半,我們發現他怪怪的、完全無法認國字,只會一二三和名字總共六個字……檢查被誤認為ADHD加嚴重反社會人格要進一步治療。我覺得孩子不太對勁,也不想讓他留下我們不明不白的醫療紀錄,決定自救。我大量去讀學習障礙書籍/論文,研究很久也學著做實驗,發現Henry能認桌遊的英文字母,於是我們開始讓他看英文卡通,心想中文沒救他還能懂英文。就這樣把他當學障養了一年,他就是快樂玩很多數字、英文類桌遊,覺得跟媽媽上課就是看卡通、玩桌遊、聽故事和數位學習英文拼讀,學習當然很好玩啊!之後透過許多論文的抽絲剝繭,我懷疑他是成長遲緩或睡眠障礙問題,終於看對科,醫生說是睡眠障礙導致長期缺氧影響了認知、情緒。手術後沒幾天,認知功能立刻恢復正常,他突然認識一堆國字(好像以前只是卡在腦袋的某個抽屜),情緒也變得比較不躁動,他一直都是陽光開朗的孩子。 之後除了上小學的寫字鬼畫符風波,我也習慣不逼他學習。畢竟他需要被盯和逼的地方太多了,身體不好要吃很多種藥和營養補充品,不舒服懶洋洋要逼運動,有睡眠陰影也要逼睡覺,我們真的捨不得在學習上逼他。倒是誤認學障的一年意外讓他找到「興趣」,他很喜愛英文、沉迷英文卡通,也可能是我沒讓他看中文卡通吧?低年級其實廢廢的,多數時候都在上才藝體育課和玩耍;我看他沉迷卡通也不是辦法,就開始給他科普、教育頻道影片,也給很像卡通的Brainpop Jr,連打字練習都是電動,反正我們的目標讓他只有不要落後同齡太多。 2.#學習動機就是等待他轉換為學習時快樂 一直快樂的學習絕對是快樂的,但很多教育社團的警世文都告訴我「那他快樂到最後就是只剩快樂而不會有學習」!!我開始擔心,一直想著兒子快樂,萬一把兒子養廢了他還會快樂嗎? ① 低年級後半段,我慢慢的加入一點學習元素,試試能不能引導他真正的學習。 例如,共讀中文的書我全部換成有助寫作的,因為他就是愛聽我讀書,只要我讀得有趣能吸引他,內容不如我來掌控。 例如,訂/借好幾種知識型雜誌,但放任他只聽音檔,無論是知識還是中文句型他總能吸收。 例如,英文Brainpop我設計議題式的學習課程,實驗中英文對照學習、數位紙本也交互應用,名為幫他上課是為了讓他感覺很嗨很厲害。 例如,買國語閱測哄騙他,這跟你玩台中市線上閱測系統換紅嘴黑鵯一樣,媽媽也可以給你積點換獎品! (他沒什麼物慾,結果他要的獎品都是更多玩樂時間😅) ② 中年級後就是這樣慢慢加、慢慢引導,我先一步在引導方法「轉換」,試著讓他無感加重學習元素。但是我小心翼翼,學習上絕不違反他的意願。大原則就是,我規劃什麼學習項目,找他討論,#讓他加入自己的意見,角力談判是一定有的,我只堅持項目一定要試,他要的那些彈性、自由、輕鬆、莫名其妙的調整,我都讓步。如果試了不喜歡或很挫折,我一定放棄,至少是暫時放棄個半年不提起。 例如,Henry不喜歡寫作的原因是「書寫」,看他臭臉就允許他打字,或是畫圖,甚至只是用講的。同時,我也不放棄告訴他,「寫作很重要,就算以後不升學,寫作是表達你想法很重要的工具!」反正媽媽有什麼理念也不會放棄,持續照三餐洗腦。 四年級就差不多定型了,大概就是現在看到的Henry。 當他懶散或沉迷玩耍時,我會一直像背後靈那樣碎碎念,重複廣播「你不是說你想要好好學什麼什麼……你不是說怎樣怎樣……」反正就試圖喚醒良知囉。一般都會有良知的,就是媽媽要有耐心和毅力去溫馨提醒。(比較難的點是,媽媽溫馨幾句常常就會失控變潑婦這樣,修養不好😅) 比較重要的轉折點,應當是 #期待他在學習元素增加的過程中生出成就感!跟自己的過去比他進步了、跟同儕比他領先了、成功避免失誤了、預習或複習感受到自我突破了、贏得老師具體讚許鼓勵了、認真投入總有爸媽理解與陪伴~ 這些都是 #成就感的柴薪! 引導孩子找到學習上的成就感,會是完成「轉換」的最後一步。現在的Henry,多數時候都是學習時快樂,學習後雖然疲累,依然暢快! 3. #孩子就是不配合怎麼辦 只能說人生無處不挫折,養孩子哪有可能例外?!我都這麼安慰自己,養孩子絕對比讀書考試工作艱辛,相信努力就有收穫那套會逼死孩子,羨慕別人有天使資優生會逼死爸媽。接受失敗和挫折是正常的,那就對了~ 例如生活常規,我盯很嚴但是一直都是失敗的!但我就是繼續盯,我覺得我對他有責任,不能讓他以後禍害室友、另一半或群體這樣😂。 Henry性格是「跳tone藏著細膩、樂天透著傲嬌、急躁摻著拖拉」。也許是孩子不好溝通時,真的就是……只能給他滿滿的空間,等待和守候😘。 Henry同時是個高敏感孩子,我除了在生活常規方面整個完敗,就醫與治療過程更是耗盡了心神,也是慘敗啦。他拒絕的事項就是拒絕,執拗到像個2歲不懂事的盧小小,好像只是為了說NO而拒絕,沒有任何商量餘地。我們就是……認了,默默擔心著還是尊重他的NO!(然後咬牙切齒也要消化自己的情緒)反正我就很會自我安慰,生活常規沒教好才有禍害別人的疑慮,治療與否,承受的是他自己啦。 性格保守的醫護會覺得我們是很失敗的父母,甚至為了孩子說no、反過來協助他和醫護溝通解釋;觀念開明的就不同喔,幾位醫師都鼓勵我們耐心等待他改變想法,做好他不願意改變的心理準備,但也不要放棄他!我也就時刻提醒自己,方方面面都尊重他的自主,或許健康這部分也該學著放手。 #放手並不是不再關心與放棄引導,#就是他執拗時我放下執念~ 媽媽心裡那個「我是為你好」的執念! 當然,放手的那些事,我還是在等待,至今都沒有因為放手就出現戲劇性轉圜或傳說中的神蹟。但我學會了,「他拒絕我,並不是他不愛我,並不是他不懂我愛他」,這件事很重要! Henry’s Blog 2019年7月31日 · #英語 #自然 #BrainPopJr. Brain Pop Jr. > science > forces > sink or float… 展开
#英語 #自然 #BrainPopJr. Brain Pop Jr. > science > forces > sink or float #sink or float 的影片主題:
- 浮力和物體的重量可能有關係
- 冰塊丟入杯水中會讓水位上升&壓冰塊會有反彈力
- 冰塊比水推開的重量輕所以浮起來&金幣重就下沉
- 重量、體積和形狀都會影響浮力(以船為例) 中空的形狀裡面有空氣可幫助物體浮起 #兒子走一遍sink or float主題的收穫:
- 認識【 hollow 中空 】的概念
- 認識【weight 重量 】【size 體積】【shape 形狀】與 浮力的關聯(以船為例)
- 認識【buoyant 】單字,拆成buoy泳圈等浮物+ant
- 認識【 the water it pushes away 】就是浮力
- 認識【阿基米德】和【Density】(課後延伸)
- 認識【水果的浮力】和【死海】(課後延伸) ================== ●船和浮力 這個暑假學校指定的手作作業是「很會浮的船」 手很巧的把拔帶著少爺利用牛奶棒等餅乾塑膠空罐組裝 兩個人還在那邊堅持「船下水前要命名」 接著我就看到一艘畫有美國隊長盾牌的船出現 名為「Henry 12 號」 聽起來像是要去打家劫舍?喔不是啦……是打海盜! 少爺為了組裝這艘船時能在把拔面前擁有話語權 還特地做了功課~~ 從他很愛的《It’s AumSum Time》翻出浮力影片 可惜看完仍充滿疑問 說真的他這點執著理應獲得嘉獎 因為他是拿著電視遙控器慢慢在YouTube一頁一頁翻 並不是我們在電腦google幾個字就找到連結啊 決定好好研究「浮力」帶他上一堂課 Brain pop Jr.的影片真的是淺白到沒得挑剔 竟然可以濃縮短短3分鐘的影片就介紹完浮力 sink沉 and float浮 weight重量, size體積 and shape形狀 還有一句the water it pushes away水排出的力(重量) 「F浮力=r水的密度1V水排開的體積」 小孩雖然不一定懂得原理 但原理操作的始末他們一定看得懂 再補充均一「浮力與密度」的影片 了解一下阿基米德當初發現浮力的故事始末 (畢竟是給國中生看的……有些用詞稍微兒童不宜😅) 介意的話就只能看Learnmode的阿基米德生平簡介 這單元的問題主要在Quiz的題目 Easy Quiz 3哪一項會沉? 少爺知道答案一定是 a gold ring 但他非常好奇為什麼第三個選項 an apple 會浮? 非常好的問題~因為媽媽也不知道為什麼😏 媽媽只知道洗水果的時候蘋果就是會浮 (媽媽一直在示範:再會考試也不等於有腦😂) 趕緊找出有關水果浮力的影片來搪塞 看完很有趣還是說不出為什麼 應該跟密度有關啊? 再找出密度的教學影片 ACS chemistry for life的Density 接著就得到一句: 「馬麻我知道密度啦~鬆鬆的就是不密、密度比較小! 飆速都有教喔~ 我也知道wooden比metal的東西不密, 我是以為鉛筆裡面都是鉛是metal才想了一下~」 好吧~我沒什麼好講的了~🙄 那就看看Belly up漫畫的dead sea吧~ 死海你一定不懂?!(難得媽媽比較懂) 死海的成因是因為她地勢非常低而且以前都在海平面下 #只能說卡通教學的力量真的無遠弗屆 飆速就是Mod Nick jr. 台的Blaze and Monster machines ================= ●BliPpi Sink or Float Cool Science Experiment for Kids Blippi:https://youtu.be/cSjNd2kZW-k ●Float or Sink - Why do things float- Why do things sink- Lesson for kids earning junction:https://youtu.be/2dyCe1GPagE ● Density It’s AumSum Time :https://youtu.be/vSXTBnnx4OA ●Sink or Float? SciShow Kids:https://youtu.be/eQuW8G2QV_Q ●Float or Sink: Why do things float? Why do things sink - Lesson for kids makemegenius :https://youtu.be/c8kszaZGLKE ●水果浮力比一比 https://fruitpay.com.tw/blog/knowhow_floatingfruit/ ●ACS chemistry for life>Density https://www.middleschoolchemistry.com/.../chapter3/lesson4 ●均一教育平台>浮力與密度(LIS自然系列) https://www.junyiacademy.org/.../junyixlis2/v/Ymtd3N0C11M ●Learmode翻轉學習影片>國小_自然_阿基米德【翰林出版_四下_第一單元 有趣的力】 https://www.learnmode.net/flip/video/23176 ●dead sea現場 https://youtu.be/UFE4_hCe0OU ●死海的成因 https://news.tvbs.com.tw/politics/359356
《快樂學習英文之朗讀篇 不背單字的故事2》 前天提到,快樂學習如果要對應特定學科或主題規劃,很難採取開放式做法,因為那會是盡情發展探索、創意和聯想力路徑,因此,必須建立在家長痛苦備課的前提之上。 備課是慎選教材嗎?#我反而建議啟蒙時慎選學習方法!例如,朗讀就是個極佳的英文學習方法。從小持續的獨立朗讀,是Henry不背單字卻也能熟悉很多單字的秘密武器! 初期我對朗讀的堅實信仰,來自陪國語自學的經驗;之後在英文自學也偏好朗讀,要感謝正音魔人Henry爸爸的挑剔提點!(他昨天問我:為何妳要開始把我寫在粉專上@@a 我說我要開始分享我的人生也有很多缺憾,怎能少了你?) 當Henry開始跟我一人一帳號開始玩Headsprout Early Reading時,爸爸每次飄過都百般嫌棄,嫌發音!嫌這學法是什麼啊能湊在一起嗎?!我帶著不服輸的決心,也帶著氣死我倒不如拉他墊背的報復心,錄下Henry每一EP後的小書朗讀,逼爸爸下班聽完,請講評!這就是Henry喜愛英文朗讀的開始😝 (他樂於參與媽媽拉爸爸墊背的計畫,大家一起森七七) 讀著,錄著,有點單調?Henry就嘗試亂配音,模仿卡通的語氣,或臆測角色應有的音調。中文朗讀的學習方式是模仿媽媽和雜誌音檔,英文反而是有創意的結合卡通來自創自嗨,英文的樂趣勝過中文! Henry至今沒經過任何一位外師與中師指導過朗讀(爸爸沒理他喔😈),也沒參加過英文朗讀或說故事比賽,我和爸爸,都以他現在的朗讀功力為榮!我們好愛他那帶著情感與自信的聲調♥️ #學習理論分享 朗讀流暢性除了有助孩子提升自信,在拼音文字還有著特殊意義,也就是初期透過練習讓孩子熟悉spelling rules,眼睛看一次,思考規則同時讀出來,自己的耳朵再聽一次確認! 後期則是任何文字都能有的功效,台灣也有相關研究證實,朗讀流暢性有助閱讀理解策略的強化。朗讀的升級過程,孩子會從單音斷續進步到多音斷續,初期他一個一個字辨識像機器人語音,慢慢地他試圖結合詞彙去讀,甚至短句才停頓。#他單次收入眼簾的字數愈來愈多,看完一整句才讀出來,於是他從字到詞彙到句子,進步的不只是流暢性與閱讀速度,#是整句文意的掌握。 為何視讀不行?也可以喔,但是研究指出,那你要有意識的默念、讀在心裡,重點是在你的心,聽到了聲音!(好有趣的研究,我想研究想表達的是,不能只用視覺學習) 可不可以讓孩子聽過音檔再朗讀?研究也建議盡量不要。而這研究是出自英文世界的研究,他們認為拼音文字就是要自己練習獨立朗讀,才能發揮熟悉拼音規則的效果啊;如果依賴聽音檔,依賴和訓練的會是聽力、記憶力和口語模仿力。其實也不賴,中文適合。
#影片故事 是升小二暑假剛買Brainpop Jr時,看到漫畫也要練個朗讀,當然目的是錄下來傳給爸爸聽! 我們一直以為爸爸會邊看邊生氣的挑剔,卻不知道某個時點,這些不間斷的影片,成為爸爸忙裡偷閒看看Line訊息時的安慰。 有些人好心做了壞事,我們的自學朗讀故事卻是壞心做了好事😝
《自學拼讀到閱讀:Headsprout + Nessy + IXL》 Henry的「聽」與「說」,我分享過教材和引導方式,就是很多部知識型卡通,以及陪看陪練三百多集的Super Why。(留言有片單連結) 這篇回覆以前常幾句帶過的「讀」,也是我早上發文強調的「#拼讀有助朗讀流暢性進而有助讀寫同步發展」。 我不認為自己做對了什麼,我就是針對Henry的特質與喜好,以及我們家當時的資源限制,走一條自認最適合也省錢的路。#幾點重點和台灣主流做法不同: ⑴我們從聽力與口說開始,整整一年才進入「讀」—期間沒有英文書本共讀,接觸的單字都是在Super Why裡頭看到,也不要求Henry記住或辨識。專注在聽說階段,輕鬆的練出好聽力與喜歡英文的心才進入讀。(這階段他中文強勢,排斥英文) ⑵進入「讀」是直接從數位開始,不是書,一路數位,開始的順序是 Headsprout > IXL > Nessy,同步到小二上結束。數位的優點有兩項關鍵,一是語音,二是互動,因為爸爸是正音魔人,數位有語音和互動的特質可讓Henry自己操作,我陪著盯著盡量不講英文。(同步買書自學國語注音,國語進度快) ⑶「讀」的重點我們重押拼讀,延後閱讀與識字。操作Headsprout階段,嚴格執行episode附在後頭的小書一定要拼讀,認真複習小書對應關卡的設計;後半段關卡加入Phonics小書,一套套都是練獨立拼讀,絕對不讓Henry先聽到讀音。(Phonics小書的陪法可參考影片) ⑷Headsprout的80關Early Reading結束大概半年,應當等於小二程度(官網可下載對照表),大概沒有搭配閱讀識字,當時剛買的Litpro測出BR217L,等於升小一前的藍思值不到美國的K。此時我們才開始買Marvel主題的分級讀本幾套,繼續搭配數位和影片學習,英文每週40-60分鐘,直到小二上結束才加時數,依然沒什麼閱讀識字。這階段會把Nessy和IXL的Phonics 和Spelling rules當電玩,慢慢放給Henry自己操作,玩拼讀玩得很極致。(此階段國語閱讀為主) ⑸小二下開始加入寫作文法學習單,影片以大量教育頻道取代卡通,接著的閱讀識字也是數位,Brainpop的閱測→myOnnews的新聞→A3000的精讀,分級讀本只有國家地理兒童,沒多久就進入零紙本書階段。(陪伴學習的時數還是國語多於英語) ⑹自己帶自學,建議要先取捨,規劃家長做得到的方式,再好的教材和方法,都需要執行。我選擇數位,三樣產品都買兩個帳號,孩子睡時我先研究,熟悉用法並做筆記,不懂的學習概念一定Google找資料,我很努力去了解孩子學些什麼。除了筆記我也寫下自學記錄,算是一種成效評估,不去看孩子學得好不好,專注於找出問題來調整學習方法。最後就是,我都是講中文陪他、引導他,很早他也習慣將英文口譯成中文回覆我,這部分有助雙語對照、提升理解力。 (#我從小禁止Henry跟我講英文,因為他的同學一直是媽媽,我必須保有他的中文學習環境) 結論: Henry完全是以拼讀來識字,盯他獨立朗讀,不事先給音檔。讀得非常慢,量也無法多,別人大量共讀,我們少量朗讀。開始myOnnews和A3000後,雖然開放語音聽音檔,每週還是要求多次獨立朗讀,我陪他的時間就是朗讀取代共讀。 (再次重申,這是因應 聽力學習力突出+不愛紙本閱讀+資源有限 的妥協自學法,如實分享記錄,盡量不要學,唯一值得參考的經驗是 #訓練拼讀和朗讀很有益處) 以下照片截圖是我主帳號的自學記錄,有許多自學細節但是很雜亂,有興趣自己帶拼讀的家長可參考。
#英文閱測Lexile成長記錄(升小一到小四結束) #聽覺型學習孩子的讀寫路 #自學教材總整理 有媽媽問我: Henry是不是很早啟蒙讀寫?何時適合啟蒙? Henry是在5歲3個月同時啟蒙英文拼讀和中文注音 就是一般孩子剛升上大班的9月 應當是不早也不晚?(真是廢話) 我們的自學模式走的是孤鳥路線 因為健康狀況不佳擔心感染而選擇離群索居 久而久之也就習慣自己找教材和引導 摯友們都是單身貴族、或僑居海外、或孩子已長大 除了轟炸Henry爸爸~ 著實沒機會有個人聊教材 於是我透過大量文字記錄了這些摸索的過程 一路除了孤單還如履薄冰~ 總是擔心誤了孩子😅 Henry就是勝在自由自在、沒什麼壓力而已 我還是以分享自學過程的方式來回答吧 何時適合?也許每個孩子的時間點都不太一樣? 我以英文的藍思值年級對照表(照片1)來回顧: ‗‗‗‗‗‗‗‗‗‗‗‗‗‗‗‗‗‗‗‗‗‗‗‗‗‗ 【1】升小一的暑假Litpro測245L ▶暑假前已做完Headsprout的拼讀80關後開始讀小書。 ▶其他教材Nessy當電動、IXL和Khan較常刷數學。 ▶Raz-kids plus 和 science、Times for kids都不碰。 ▶第一次買傳說中的Litpro一測果然不怎麼樣。 ▶小一整年暫時擱置英文都在盯國語(Litpro白買了)。 ▶小一唯一進行的英文教材是Headsprout的Reading Comprehension舊版40關(小二上完成)。 ▶小二買了Brainpop Jr 實驗中英對照的議題式自學。 ▶小二下要求寫線上文法造句學習單練書寫。 ▶小一二的自學重心是國語識字和寫作啟蒙。 ▶借閱/訂閱4至5種中文兒童雜誌要求廣讀,常是聽讀或略讀,每日要求一篇朗讀。 ▶大量自讀知識型漫畫科普類;大量共讀兒童文學類套書,例如王文華老師系列。 ▶帶寫國語閱讀測驗,重點在討論題目與答案的連結。 ★★心得: 感謝Headsprout的閱讀理解發揮了精讀效果,也訓練了答題能力,稍彌補這階段英文閱讀量不足的遺憾。中文閱讀的讀速很快,定時刷閱測題並檢討的習慣也養成。 ‗‗‗‗‗‗‗‗‗‗‗‗‗‗‗‗‗‗‗‗‗‗‗‗‗‗ 【2A】升小三的暑假:Star測545L 【2B】升小三的暑假:A3000測730L(純Nonfiction) ▶升小三暑假買myOnnews附Star Reading test,帶讀一個月後,養成每日獨立閱讀一篇新聞的習慣,接著帶引導寫作5W1H。 ▶升小三暑假買Achieve 3000 加外師批改250字作文10篇,帶讀一個月後,養成每週獨立閱讀一篇Nonfiction長文的習慣;完全依循A3000系統指引帶寫作,半年完成了9篇作文。 ▶要求IXL Language arts刷文法和閱讀理解篇的題目。 ▶經常開音檔聽myOnnews電子書,偶爾做讀後閱測。 ▶Brainpop Jr 全看完且認真做閱測題,接Brainpop。 ▶小三上考過全民英檢初級初試,練寫官方全真題7份。 ▶小三下考過複試,引導看圖寫作1個月,寫作練寫官方全真題7份,口說以打字方式將擬答建檔。 ▶國語每週一次啟蒙寫作,帶畫架構大綱仿寫課文。 ▶借閱/訂閱雜誌只保留無注音系列,每週共讀中學生報特定版面。 ▶國語閱測持續練題,並加入成語、語文、形音義題本。 ★★心得: myOnnews新聞練習英中對照後,英翻中能力大增,喜歡口譯ICRT整點新聞,速度仍無法同步。 A3000陪寫9篇作文交外師批改後,GEPT初級寫作沒太大問題,考前練題主要是盯字跡和拼字。 英文發現此時已出現明顯的閱讀偏食,只愛Nonfiction文本,而且完全不讀實體書;中文也只讀雜誌和報紙,頂多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少年版。 ‗‗‗‗‗‗‗‗‗‗‗‗‗‗‗‗‗‗‗‗‗‗‗‗‗‗ 【3A】升小四的暑假:Star測895L但有過740L 【3B】升小四的暑假:A3000測985L 【3C】升小四的暑假:Litpro測1028L ▶ myOnnews維持每日新聞含閱測3題,並練習口頭英翻中,引導對照國際新聞中文版用語。 ▶A3000維持每週一篇含閱測8題。 ▶IXL Language arts只刷文法篇題目。 ▶瘋狂看Brainpop影片也偶爾做閱測,會開字幕。 ▶小四上考過全民英檢中級初試,練寫擬真題10份並引導訂正錯題,官方全真題1份。 ▶引導Essay基本三段式架構,中英文寫作一起用。 ▶訂閱Hami月讀包,整合中英文雜誌報紙閱讀;大量閱讀知識型漫畫歷史類,台灣/中國/世界/文明/文化/科學史套書。 ▶每週一次訓練國語造句仿寫,偶爾以word檔打字繳交國語日報讀後感。 ▶偶爾以全民中檢初級範文本引導畫寫作架構圖。 ▶國語閱測、成語和語文持續練題,排除形音義。 ▶小四下5月疫情停課,開始帶Writing Framework的Essay寫作。 ▶小四下5月,開始上Outschool閱讀理解課;6月加入Outschool 其他知識類課程。 ★★心得: myOnnews新聞持續練英翻中口譯,ICRT整點新聞已能同步口譯。 A3000閱讀時會留意句型與連接詞,口說或信件會模仿。 閱讀偏食宣告藥石罔效……唯有Outschool知識型課程的備課片單,勉強願意接觸文學類影片。 Outschool閱讀理解課四堂過後,口語解說能力和打字回覆問題能力,皆突飛猛進。 ‗‗‗‗‗‗‗‗‗‗‗‗‗‗‗‗‗‗‗‗‗‗‗‗‗‗ 【4A】升小五的暑假:Star測1200L (A3000閱測時間還沒開始 / Litpro是少爺懶得開始) ‗‗‗‗‗‗‗‗‗‗‗‗‗‗‗‗‗‗‗‗‗‗‗‗‗‗ #以下是各項讀寫教材與自學過程的分享文連結 可對照照片找教材名稱 ●聽覺型學習孩子的啟蒙教材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16288227177538&id=100063890920257 ●聽覺型學習孩子的低年級教材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16482100491484&id=100063890920257 ●聽覺型學習孩子的中年級教材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16547257151635&id=100063890920257 ●Outschool閱讀理解課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29122282560799&id=100063890920257 ●自學 Essay 寫作教材 How to Write an Essay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623396985142173&id=291187355029806 ●自學 Essay 寫作教材 Writing Framework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23962616410099&id=100063890920257 ●Outschool寫作課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28382949301399&id=100063890920257 ●自學國語閱讀理解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750739202407950&id=291187355029806 ●自學國語寫作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710695593078978&id=291187355029806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713742932774244&id=291187355029806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884783995670136&id=291187355029806
《真的有人喜歡學習?真的有人喜歡學習英文?》 (留言有引導中英文專題學習的分享) 家長問:Henry在Outschool上課的影片看起來真的很開心欸,要怎麼培養孩子「喜歡學習」?「喜歡學習英文」又要怎麼培養? 這問題我做個家庭問卷來回覆~ Q:爸爸最喜歡什麼科目?英文嗎? A:英文是拿分用的(意思是善長囉),大學以前喜歡數學,大學以後喜歡經濟! Q:Henry最喜歡什麼科目?英文嗎? A:當然是英文!小時候覺得學英文很好玩,後來覺得學英文讓我懂很多知識! Q:媽媽最喜歡什麼科目?當然不用問英文😂 A:我對國文的評價跟爸爸類似,從小到大都喜歡史地,高中開始喜歡法律~ 我跟爸爸在大學之後都曾努力忠於自己的興趣,至少盡力了,過程中我們犧牲了很多,例如興趣和錢財很難兩全,直到要養小孩才意識到錢財很重要,小小的遺憾,倒還不至於後悔。因此,我們也很支持孩子追求自己的興趣去發展,至少當下的內在動機強大,無論是成效或滿足感都容易獲得。 回到Henry的英文學習,「小時候覺得學英文很好玩」其實是我刻意營造的環境!Henry沒上幼兒園,小時除了才藝體育課程當作早療,一切的學習都來自我的引導與陪伴,我把國語和數學看得很重,信奉母語學好自然有能力學好外語,刻意不給Henry英文相關學習。結果在Henry 4歲半時,開始逛FB教育社團的我受到震撼教育~ 其實雙語可以並進,我錯了。 爸爸覺得還不晚,給Henry英文卡通他就會喜歡學英文!果然被潑了一大盆冷水,只要我們一轉身離開客廳,Henry就調回中文發音,初期只學到熟練地操作遙控器。於是我們改為重質不重量,卡通時間一定陪著,死鎖著英文語音,一天先從兩三部開始,不開放中文卡通。在這之前Henry的日常沒有電視,於是他很快習慣「想看卡通一定要聽英文版」的原則。除了卡通,我也開始轉買英文學習類的桌遊和手作書,#營造英文雖然陌生卻很好玩的印象。起步的學習始於好玩,也就不至於太排斥。 上小學前,同時學注音和Phonics,我發現Henry的中文強勢不再干擾他的學習胃口,於是我狠下心做了區隔,中文大量紙本閱讀我親自陪,英文數位教材與影片閱讀慢慢讓他自己學。這決定又為英文學習大大加分,英文不但有卡通、還有可以擺弄筆電和平板的機會!也不知是科技感還是自主性哪一項吸引他,最後的平衡就是方便維持長久的中英同步學習。數學和其後的自然社會科也做了中英同步與區隔,例如紙本手寫數學是中文,桌遊和Khan Academy Early Math穿插讀英文題目;例如自然社會科共讀中文雜誌和書本,英文IXL刷題和Brainpop等數位學習給他電玩感。 然而,快樂學習一直是被台灣主流價值所唾棄😂,畢竟孩子一路12年國教難逃升學主義的制約,早晚而已,回體制誰理你快樂學習?是啊,道理大家都懂,我也沒那麼天真,只是我希望Henry能從快樂學習開始,保有曾經快樂的學習記憶。以前我寫過文分享,#快樂學習的轉折點會落在孩子求知慾明顯萌芽時,他會問很多為什麼還不算,那只是好奇心,可以耐心等到他問完會認真聽答案、還會追問、還繼續思考的時期~ 偶一為之也可能是求知慾萌芽。 把握此時,重視他的提問,慎重的和他做成專題學習,示範找資料與討論,試著引導他跟進操作,最後還要示範如何摘要,重述最初的提問並給出可能的答案。Henry是在上小學前一年開始,隨著注音和Phonics同步學,大量閱讀(聽讀)新小牛頓和康軒初階/進階雜誌,大量收看美國教育頻道的影片後,天天十萬個為什麼。十萬個裡頭,只要找出一個,做成模組,給孩子一份WOW我好厲害、#我自己找答案的成就感,他會有慾望模仿,也就更強化他的求知慾。求知慾絕對是喜歡學習的重要元素,而且偏向內在動機,如果能把握內在動機並一再強化,絕對會比外在動機有效果且續航力強大(外在動機一般是獎勵或督促)。獲得成就感,也就能在學習後感受到自信與滿足,#快樂的學習也能轉換成學習後感到快樂。 Henry算是幸運轉換成功的個案,小一雖然遭遇健康亂流,初次進入體制的他,也不會嫌棄體制教學無聊無趣,唯一對導師很抱歉的就是他不愛寫制式作業,還找老師「協商」;上課倒是很愛,他回家總是吱吱喳喳講個不停,老師今天說了什麼,學過的主題從媽媽換成老師說,仍有新鮮感。之後正式申請自學時我也摸熟Henry的脾性,他喜歡學習,不愛練習!例如一直學寫新的生字造詞他喜歡,生字多寫個兩次就翻白眼。這問題我仍在跟他抗衡,每每眼前都會出現平底鍋拍下去的畫面,畢竟只學習而不練習,基礎可能不穩。 再大一點,孩子會有憧憬,對未來職業與生活的憧憬,此時要把握每次說教的機會,洗腦都要洗這句:「學海無涯」(當然就是包裝成各式各樣的故事來置入性行銷)。學習不只是學國英數,不只是學校教的那些事,各行各業都需要學習,活到老學到老,退休生活的規劃也需要學習。將學習的概念,轉化成實現夢想的路徑,小路大路隨他選擇、給孩子多點彈性與自由,#學習這概念會愈來愈正面,也就能淡化或調適過程中遭遇的壓力感或挫折感。 最後就是隨時為孩子「示範學習」~ 相信我,寫到這裡我仍不覺得以身作則多有用,我大概每天都埋怨個三百遍,以身作則根本沒有用!有趣的是,如果家長埋怨過後仍能繼續以身作則,示範的才是「#信念」,而不是「為了示範而示範」。 就像我每天都很苦情的陪著Henry算數學,小時候陪他一起寫、寫完來比較算式和畫圖哪裡不一樣?長大了就是陪他訂正,錯題我也跟著算一遍,覺得解答的算式無法解釋就google看看有無影片解說,一起研究。我跟他分享我的數學是在哪一年宣告放棄治療,看影片發現解法跟我以前學的不一樣,也跟他分享媽媽終於在30多年後真正學會解題的成就感。媽媽曾經那麼痛恨數學,卻也陪著他重新學習,並從中收穫,可見學習本身多正面! 至於孩子的興趣已經很強烈的項目,也就不用捨命陪君子了,生物、化學、物理和地科,脫離科普共讀後,我一樣一樣放手,然而我隨時關心他的動向與進度,也才有為他在Outschool找課的故事。還有些彼此都有興趣的項目,學習就內化成日常了:像是爸爸陪著他一起學直排輪曲棍球,總能一起運動;音樂是媽媽的最愛,當然陪練樂器;Henry也承襲了爸爸媽媽對社會科學的興趣,相關話題聊不完。 孩子要學的東西很多,必須學的他卻不一定認同,底線就是「多關照他的感受」,不喜歡?要重視他的感受,探尋他的理由。我常這麼回應Henry的不喜歡:「只要你能有條理的描述為什麼不喜歡,我尊重你放棄的決定,但是你也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任。」(最經典就是寫字寫到能辨識這件事,我們真的是包容到懷疑人生) Henry的乾媽總說「你實在很好命啊!你真的是生來踩你媽媽底線的!」也許就像辯論吧,先找到Compromise 的一方,不是他退讓,是他吸納了另一方。(每天我都進行無數次阿Q精神勝利法,深呼吸放過他,也是一種學習~)
#英語 #社會 #小學經濟學 Economic for kids 上傳自學計畫書後整個放鬆 不知是空污還是感冒 半日曲棍球聯賽後一家三口都在鼻塞、酷酷掃 放生了一週只做 IXL 難得的期中考前小週末 回應一下少爺的提問: #我想知道一下經濟學大概是什麼? (看到馬麻正在讀一本把拔給的書:照片1) 其實social studies讀過 IXL和BrainPop Jr也接觸過基礎議題 只是孩子還不知道這些基礎議題就是傳說中的經濟學 一邊陪著他寫國語作業一邊整理出相關影片 主要是之前花時間搜尋過還有點印象 以關鍵字找出相關影片後只要試看與排序 這是孩子最愛的 #主題式影片學習單(照片2+3) 適合用在天馬行空的提問 或無法有效理解吸收的超前學習 主要只是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鼓勵他繼續保有滿滿的學習動力!
#影片依照難易度排序(附上中文專有名詞對照) Producers and Consumers - Examples and Difference | Kids Academy 生產者與消費者 https://youtu.be/PAbBd0UjPzE Producers and Consumers | First and Second Grade Economics Social Studies For Kids 生產者與消費者 https://youtu.be/dTx-co3t71E Goods and Services | For 1st and 2nd Grade Economics Social Studies Lesson 商品和服務 https://youtu.be/Jd4kD9TicbA Shortage and Surplus | Economics Video for Kids 短缺與剩餘 https://youtu.be/jjBEcwbvs04 🤝 Supply and demand | How does The Law of Supply and Demand work? 供給和需求 https://youtu.be/WZ0I9t9QoZ0 Economics HL: Choice and Opportunity Cost 選擇和機會成本 https://youtu.be/LhscArlxsyY 💧💎 The Value Of Things - How Do We Determine It?價值 https://youtu.be/VpuEDsPvEBA 🚗 🏡 🏖 Why Can’t We Have Everything We Want? | Scarcity and Choice稀少性與選擇 https://youtu.be/-0od0t45oeY 🏷 🔍 Price Discovery | How Prices Are Determined?價格 https://youtu.be/aQvWW_q7W_o Money Creation | How does it work? 貨幣擴張 https://youtu.be/3zAvyTKj5-0 🚧 Exports and Imports | Protectionism, Tariffs and Who Benefits From Them 出口與進口(保護主義、貿易與獲益) https://youtu.be/Ny6kCk2Q6So 👀Economics in One Lesson | That Which is Seen, and That Which is Not Seen看得見與看不見的經濟效應(Bastiat) https://youtu.be/G6S5c6xhXTY 👨💼 Where do jobs come from? | Employment vs self-employment就業與自雇 https://youtu.be/kUrQc9big4I
如果是英聽很強的小學高年級生 可以進階收看CrashCourse的經濟學系列影片 相較於↑↑↑↑影片是動畫式簡易說明概念與舉例 CrashCourse是由兩位主持人流暢的說明各個議題 中間也會穿插照片、影片和動畫 是一套完整的經濟學初階課程 值得在國中前預習 經濟學是一門很適合以英文自學的科目 CrashCourse Economics :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
《Henry的學習歷程 與 聽力/先備知識啟蒙片單》 ❶Henry的英文 #聽力啟蒙是卡通,MOD訂Nick Jr.頻道,一兩年後換YouTube頻道建播放清單控管。沒有寰宇,沒有幼兒ESL/補習/家教,都自學。卡通都我挑選,力求知識學習元素(汪汪隊已是極限)。 ❷卡通是4歲半開始看半年,快5歲會純模仿台詞的短句但不太能應用,此時加陪看Super Why卡通,為了 #口說。媽媽全程陪看、提問引導,以中文和他討論故事確認理解;爸爸利用洗澡時間10分鐘陪聊,給孩子開口亂講的機會,不糾正,但會和他簡單對話。三百多集半年完成,5歲半已會簡單口說,自己組簡單句的程度。(我覺得Henry的口說得利於爸爸的天賦,當然還有愛心10分鐘持續到Outschool才停) ❸Henry的紙本閱讀從小到現在都是偏重中文(中文比例95%),5歲開始口說的同時,也開始 #閱讀啟蒙,只跟團Headsprout和IXL,全數位。都是雙帳號模式,媽媽先做過才安排陪做,我會記錄重點、對照觀察他的學習反應。5歲半能獨立拼讀,買了幾套Phonics小書練習,再加入Nessy學spelling規則,Khan Academy的Early Math讀題也能練拼讀。6歲升小一後,Headsprout二階的閱讀理解 + Nessy + IXL英自社,撐到小二上結束(英文1年半期間每週只做數位學習60分-80鐘,只剩英文卡通和影片每天看,平時都在努力中文)。 ❹小二下正式自學才開始英文 #寫作,教材只有Brainpop Jr的讀寫單元(跟團數位教材) + Scholastic寫作文法(Grade2到Grade6跳寫)。此時的口說已會句型,寫作初期的組句都是我手寫我口;透過影片聽的,應用在寫作文法的「rewrite和build the setence」題型,盡量不做機械式填充練習,任他發揮亂寫都不修改,只訂正拼字。升小三的暑假,已能完成一篇50-80字的完整故事,句子間會用簡單連接詞「FANBOYS」。 ❺升小三的暑假是重要的轉折,自學一學期已看完Brainpop Jr所有主題,而且突然成了Nonfiction魔孩,成天都在迷教育頻道和科學影片,為了避免聽讀能力領先說寫能力太多,同時跟團myOnnews和A3000想加強寫作。先myOnnews讀新聞(有難易度可請團主調整),已先有中文做筆記的基礎,就自己帶英文版5W1H新聞分析(學Analyze & Summarize)。9月正式開始A3000每1-2週一篇250字短文,加買跟團的外師批改10篇服務(線上,簡單訂正文法,重點是評語會給寫作建議),透過外師給的建議,循線去找Linking words和Collocations自學。GEPT初級寫作的短文已能輕鬆應考不用準備,考前買了備考教材,媽媽讀過一次單句改寫的考法,寫全真模擬題前引導Henry如何答題即可。 ❻小三下開始寫作沒有批改,A3000改成練簡報,閱讀完照著寫作引導以說代寫;沒時間就練摘要簡報,說完自己看錄影思考,如何精簡(從15分鐘練到3分鐘的Summarize)。期間myOnnews的5W1H分析,練習減量但持續。小四上考過GEPT中級聽讀後,加入寫作教材Writing Framework Essay,讓Henry自己讀,請他翻譯成中文告訴我重點,我再陪他練寫,每週40-60分鐘。學完三本中的兩本,GEPT中級的短文寫作已沒問題,目標是分數夠高才能平均很弱的中譯英。 ❼小四下快結束時,覺得Henry的英文寫作陷入瓶頸是媽媽能力不足的囿限,決定找外師家教或批改,卻一波三折,也是在此時在FB看到Outschool廣告。到了Outschool的目標,初期只有兩項:希望以真人引導閱讀理解取代數位A3000刷題;也想學劍橋英檢中高級FCE需要的寫作文體(因為有網友建議改考劍橋比較輕鬆)。這兩項目標都在暑假結束前完成,還發現Outschool有好多美國中學老師開的學科課程,不但能銜接Henry愛看的自學影片(Crash course等中學教育頻道),也能補上Brainpop非Jr都看完主題的空虛感。寫到這裡也回覆了一個很常提出的問題:「#能上學科知識課程的單字量要如何累積?」→→偏食Nonfiction然後每天看教育頻道和Brainpop,Social studies和Science幾乎科科不漏,但他不看小說很不利閱讀測驗和英檢閱讀,偏食Nonfiction只有利托福。 ❽為什麼Henry要一直學Essay?在台灣升學,學測的英文寫作其實是段落寫作和Short Essay就夠用,既然沒規劃大學出國,怎麼會需要精學Essay並考高級英檢呢? →→答案是,爸爸面對學生的學習問題難解時,我們討論後常常會拿自己兒子做實驗😅!經濟學奧林匹亞在台灣的初賽就是全英文考試,除了選擇題,還要具備Essay程度才能寫申論題;爸爸在學校開經奧班不限學生年級都能參加,常有學生和家長問他,「Essay寫申論英文能力要從幾歲開始訓練?」我們總不能亂給建議,於是就拿兒子做實驗了~ 小4的他很喜歡英文也喜歡經濟學,徵詢意見後就開始,剛剛好😝 當然,之後的目標就是連結經奧的申論題,國一會加入爸爸的經奧班。 ❾Henry在Outschool的學科課程是有計劃的超修嗎?→→沒有!我們的自學會定期設定階段性目標,長程考量是Henry的未來發展有什麼需求(是否升學也是由他自己決定),中程配合長程加入一些還算主流的競賽和檢定,短程會排課表,盡量平衡國英數三主科。例如上一段提到的經奧與Essay,小4的Henry剛好決定要升學(放棄媽媽為他安排好的樂器班多元路線),這也才能徵詢他是否參與經奧實驗,因為這些能力和資歷都有助升學,不吃虧。(如果不升學,媽媽捨不得拿他實驗,很多時候我是慈母多敗兒的經典案例,看Henry的書寫那麼糟糕就知道了) 至於Outschool過去一年和未來一年的學科課程,我們隨便Henry選擇,剛好我編寫課單常發現好課綱和好師資,只要他喜歡,上得動就讓他嘗試。經費來自高年級結束了體育課家教,預留但屁孩不花的私中入學補習費,以及我們母子在Outschool的所有工作都領上課金。國中就沒這彈性了,不為超修,只為孩子開心學習。
小四下的5月到現在,英文一路就外包Outschool課程。很多人提問的 #英檢和寫作經驗,有幾點分享: ①Henry不寫練習題,也不背單字,考生本人不願意,爸媽向來尊重他。但是四次英檢前都會買全真模擬題給他練習,GEPT初級/中級官方出比較少好像1-2份,劍橋FCE/CAE一本就是4份,重點在模擬考試流程如何進行,熟悉紙本格式,確認書寫速度。 (小時學Spelling rules加上時常寫作,單字自然熟) (不寫練習題會表現在閱讀項目分數差) ②Henry從小喜愛寫作,雖然他很懶得「寫字」,早早學會打字後,時常編寫他的作品。寫作就像是口說的延伸,他喜歡發表意見,因此寫作也偏向Nonfiction。(Creative Writing幾乎沒有經驗) ③FCE只上了Flex六週備考課程,寫作本來就會Essay再加上暑假學了文體四週Flex,備考聽聽考官老師建議即可,其他課程當時未開設所以無法分享。(開箱過的Ongoing備考教材和Flex相似,差別就是有老師即時訂正與說明,還可以持續上課) CAE上了半年的閱讀和文法,每週各35分鐘,也算一種練題;寫作上完CAE Writing 8次課,剛好熟悉四種文體,自學到考前再安排4週家教,針對不熟悉的主題(職場受訓/大學實習),讓老師引導母語人士的文化、詞彙和寫作文法。 ④目前仍繼續Roman老師的Essay Writing課,任憑老師安排主題,他是Henry最愛的寫作老師。其他寫作課程仍會穿插,因為要試課,試課就當開眼界長見識。下次要挑戰的英檢是GEPT中高級,會拖到國中再考(如果直升需要加分)。托福試課期間常和Peter老師開會互動,Henry很喜歡幽默卻透著嚴謹的老師,更喜歡托福的內容,他覺得辭彙比SAT實用,表示高中學習歷程多元表現想考托福。 ⑤劍橋PET以下都沒考,不熟悉無法給建議。小一前後的自學經驗就重視寫作,因此閱讀只盯朗讀與精讀,教材我都讓Henry自己朗讀,再陪他練習和研究。因為Henry喜歡聽力學習,小時候影片、這一年接線上課程都符合他的胃口,無法分享從讀到寫那類教材。 #我深信閱讀很重要,只是我無力兼顧中英文。 #我也了解Fiction很重要,只是我們的教育方式無法矯正孩子的學習偏食。 #我無限支持書寫很重要,我現在每天碎念他三百遍還會跟他槓上的就是書寫問題。 #希望大家看待我們的自學經驗能多視角,首先能看到,過去我做了什麼,Henry也才能很快樂的喜歡學習;另方面也能看看過去的我少做了什麼,是否和Henry現在的學習偏食與寫一手符咒體好字有關;最後,每次想埋怨孩子時先問問自己,家長本人有沒有好好示範呢?Henry常在我的示範陰影下妥協,當他廢到最高點時媽媽在做什麼?自律有時是與生俱來的特質,他律要搭配以身作則的陪伴與支持。 #我曾說過超前的孩子多數是家長有文化資本或經濟資本,例如Henry的英文自學,小4下以前能純然自學也是倚賴文化資本 - 爸爸的英文口說能力和媽媽的寫作能力。文化資本和經濟資本都是可變動的,可以努力積累,這也是我分享的動機,透過分享的過程讓更多人積累文化資本,記錄的過程也讓自己持續學習與進步。最近重開私訊也是想著能幫助更多無助的家長,但是,請不要當伸手牌家長,提問的內容決定您能得到什麼!也感謝幾位回饋我許多經驗的用心家長們,時常感受到同溫層的默契與安慰。 ps. 這陣子正職工作要趕工,先交代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