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下我看完《曾國藩家書》後的行動改變:

買書

之前寫《如何閱讀一本書》(心得)時也告訴自己要買書。 但因為圖書館方便借書,所以我每年買的書不超過5本。

借書雖省錢環保,但不能在書上畫線和記筆記。

曾國藩讀書會用:

紅筆圈點,批注

現在,我徹底養成了買書的習慣。因為我想要在書上畫線、批注、記筆記。

讀書環境

常常抱怨沒有時間讀書,其實是心力不夠罷了。

現在的我出門隨身攜帶一本書和一支筆,只要有時間,無論什麼環境都可以拿出了看一看。

如果能發奮自立,即便是曠野之地、熱鬧之場,也可以讀書。

我從立志自新以來,每天用楷書寫日記,每天讀十頁史書,每天記一條茶餘偶談,沒有一天間斷過。就算是坐船、走路,都要帶在身邊。

讀書不二

不同時翻很多本書,分散精力。 如果發現哪本書值得,就靜下心來認真鑽研一本書。 看完後,寫閱讀大綱和學到了什麼。

讀書不二:一本書沒有圈點完畢絕對不看別的書,東翻西閱,都是浪費時間和精力的人。 讀經有一個“耐“字訣。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讀;今年不精,明年再讀。

除了讀書還要寫作

日知其所亡:每天記錄茶餘飯後的閒談一則。分為德行門、學問門、經濟門、藝術門。(每天學習點自己不知道的東西) **月無望所能;每月作詩文數首,以此來檢驗所累積真理的多寡、所培養的心氣強盛與否。(每週溫習)。

努力實行

大學的綱領,需要下功夫的,**一是格物,二是誠意。**格物,是獲取真知的事;誠意,是身體力行的事。比如我的心是物,研究自己的心理狀態,深入的思考,就是格物。**所謂誠意,就是根據知道的事情,努力去施行。知道一句,就施行一句,這是身體力行的事。**這二者並進,上學和下達都在此了。

讀書的目的

我們這些人讀書為了兩件事,一是修進德性,將其誠意、正心、修身、齊家的辦法,以求不愧此生;一是修行學業,連續記誦詞章的方法,以求能自立自強。

p17 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就絕不甘心做下等;有識,就知道學問永無止盡,不敢因為一點心得就自我滿足;有恆,就絕對沒有做不成的事。

早起

曾國藩數次強調,早起的重要性。 我現在可以做到4點自然醒,晚上9點30入睡。